高速铁路混合梁钢-混结合段疲劳受力特性研究
编号:12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23 21:43:58 浏览:2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5月17日 15: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P] 5月17日下午分会 [P5] 5. 桥梁结构抗震、减隔震理论与韧性提升

暂无文件

摘要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混合梁斜拉桥、刚构桥不断应用于工程实践。混合梁具有跨越能力强、刚度均衡、平衡边中跨自重并缩短边跨跨径而具有良好的竞争力。混合梁具有良好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相对薄弱的环节——钢-混结合段,连接钢混两种材料主梁传力内力,存在构造复杂、传力路径短而使得局部应力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在通行列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结合段的长期疲劳受力值得进一步研究。依托北沿江高速铁路主跨210 m的混合梁刚构桥开展结合段局部足尺疲劳模型试验研究,包括原桥钢混结合段活载下仿真分析、局部等效试验模型设计、200万次等效加载、降低预应力后疲劳破坏试验等。初步揭示了钢混结合段疲劳受力性能及潜在的疲劳破坏机制。为混合梁钢混结合段的结构设计、运维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混合梁;钢混结合段;疲劳;模型试验
报告人
施洲
副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

施洲,男,江苏滨海县人,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桥梁结构试验、钢与组合结构桥梁方向研究,参与“大胜关、沪苏通、五峰山、鳊鱼洲、马鞍山公铁”等长江大桥,及洪奇沥大桥等大跨度特殊结构铁路桥梁的科研与建设工作。发表SCI及EI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编写教材、专著3部,参与课题获科技奖10余项。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6日

    2025

    05月18日

    2025

  • 04月15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10日 2025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18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江苏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学会基础设施工程防震减灾专业委员会
兰州交通大学
承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