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分阶段动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变形特性的研究
编号:3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17 12:50:31 浏览: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为探讨软黏土在序列地震中的变形效应,设计了重塑软黏土在间歇性组合循环应力比、不同振动频率及不同破坏振次对土体动力特性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加载作用下,土体中会出现结构损伤累积效应,这是导致土体结构失效和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破坏型应变的发展,土体强度逐渐降低,且达到破坏标准时振次越多,土体破坏程度越高。在土体达到破坏标准后的循环荷载中,前10振次在小荷载作用下亦产生较大应变,且根据前一阶段的破坏振次的不同,轴向应变可在相同的动荷载条件下按稳定型,发展型,破坏型发展。稳定型应变发展形态有助于土体压实,提高其强度,但这种提高程度随前震荷载增加而减弱。当土体在历史加荷过程中未达到破坏标准,在f=1~5Hz范围内,频率越高,动强度越低;而在历史加荷中达到破坏标准时,则需考虑频率及历史加荷中的破坏振次效应。通过分析试验结果,综合考虑历史破坏振次、循环振次、频率等影响因素,提出了能够合理描述余震阶段累积塑性应变发展规律的双指数型模型。
关键词
软黏土;间歇循环荷载;破坏振次;塑性累积变形
报告人
兰景岩
教授 燕山大学;桂林理工大学

咸甘玲
博士研究生 桂林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李哲瀚 桂林理工大学
咸甘玲 桂林理工大学
兰景岩 燕山大学;桂林理工大学
骆超荣 桂林理工大学
莫红艳 桂林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6日

    2025

    05月18日

    2025

  • 04月15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09日 2025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18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江苏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学会基础设施工程防震减灾专业委员会
兰州交通大学
承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