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评价方法的软土隧道地震易损性分析
编号:6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17 12:54:31 浏览: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5月16日 19:3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场:[PG] 5月16日晚研究生分论坛 [PG1] 研究生分论坛一

暂无文件

摘要
地震动强度指标是地震易损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指标优选有助于提高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的可信度。本文针对软土地区盾构隧道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地震动强度指标选取的隧道地震易损性分析框架,通过建立土-隧道结构整体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计算得到了隧道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多个维度对地震动强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与优选,并基于优选出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建立了软土地区浅埋隧道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揭示了软土隧道地震易损性演化规律,最后通过具体示例将地震易损性曲线在地震风险评估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以地面峰值加速度(PGA)为代表的加速度型指标更适合用于隧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前3名强度指标依次为PGAPSAPGV;位移型指标不适合用于该分析,后3名IM指标依次为PBDPSDPGD;本文与已有数值易损性曲线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得地震易损性曲线是合理有效的,可以定量评价软土地区隧道在不同性能水准下的失效概率和地震风险结果。上述研究成果能够加强对软土地区隧道结构抗震性能的认识,可为软土地区隧道的概率地震风险评估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软土隧道,模糊综合评价,地震动强度指标,概率地震需求,易损性分析
报告人
刘明号
硕士研究生 同济大学

稿件作者
张冬梅 同济大学
刘明号 同济大学
黄忠凯 同济大学
申轶尧 同济大学
程屹歆 同济大学
郭力 同济大学
周子涵 同济大学
邓星冕 同济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6日

    2025

    05月18日

    2025

  • 04月15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09日 2025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18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江苏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学会基础设施工程防震减灾专业委员会
兰州交通大学
承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