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站
国际站
软件
办会软件
网络研讨会
视频会议
虚拟会议
机构版
软件下载
会议
专业分类
国内活动
海外活动
报告频道
索引
服务
创建活动
讲座
研讨会/课程
会议
登录
注册
欧亚大陆东部新近纪以来的环境演变及其对过去和现在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中德会议)
2013年03月19日~25日
中国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会议
线下活动
0
浏览
0
条评论
收藏
分享
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已截稿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科学中心资助,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组周浙昆研究员和德国森根堡研究所与自然历史博物馆主任Volker Mosbrugger教授联合主持此次会议。会议将围绕“欧亚大陆东部新近纪以来的环境演变及其对过去和现在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这一主题开展广泛的讨论。 新近纪是地球环境演化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地质及环境变化事件,例如全球气候系统从晚白垩世-古近纪的温室气候(greenhouse)向第四纪冰室气候(icehouse)过渡、北极冰盖的形成、青藏高原的隆升、相关海气系统的重新组合、季风环境、C4植物迅速发展、内陆干旱气候形成等。这些事件对今天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仍然有着重大影响。为了深入研究和认识地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及其对现代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正确应对当前面临的全球变化问题,中德两国的科学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1999年以德国为主的欧洲古植物学家和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古植物学家,成立了欧亚新近纪气候演化工作组(Neogene Climate Evolution in Eurasia Working Group,(NECLIME)),开展定量重建欧亚新近纪的古气候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在欧洲已经有400多个植物群的古气候被重建,欧州新近纪气候演化的趋势,已经被认识。在东亚,李承森、周浙昆,孙柏年等人的团队对中国北方、南方、横断山以及云南新近纪古气候的演化趋势进行了重建。 这些已经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对于认识北半球新近纪气候演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升了人类预测全球未来气候变化的能力。然而,欧亚新近纪古气候演化的研究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1)这些研究专注于所在地区古气候重建,缺乏从北半球乃至全球的尺度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更全面的整合;2)对青藏高原隆升所引发的环境变化,以及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缺乏深入的研究;3)对于欧亚新近纪气候演化的研究仍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关键地区如中亚和东亚新近纪气候资料仍显薄弱;4)对于新近纪气候演化的研究也需要从单一的古气候重建转向古植被、古生态系统的全面重建,从而更深入地研究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及生物进化的影响。
征稿信息
征稿范围
会议主题 本次大会主题是“欧亚大陆东部新近纪以来的环境演变及其对过去和现在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以下议题: 1.东喜马拉雅的新近纪地层年代的准确划分及其抬升历史; 2.高精确古环境和古植被的重建及其生物圈对过去气候变化的响应; 3.东亚季风强度的演变及其对过去和现在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提交
全部留言
稿件模板
×
论文模板
论文模板
活动首页
活动日程
时刻表
摘要清单
活动相册
我的审稿
管理活动
重要日期
会议日期
03月19日
2013
至
03月25日
2013
03月25日
201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联系方式
苏涛
su******@xtbg.org.cn
069*********
登录查看完整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
会议网址:
http://www.cas.cn/hy/hyyg/201303/t20130306_3787463.shtml
提示
×
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
您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请注意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
http://www.cas.cn/hy/hyyg/201303/t20130306_3787463.shtml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
点此
咨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