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国际科联(ICSU)近期设立了“未来地球”10年科学计划,该计划是研究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国际计划,目的在于建立人类宜居的地球家园。 合成孔径雷达(SAR)作为主动微波成像的核心传感器,由于其特有的全天时、全天候成像及对一些地物穿透能力,使其成为国际对地观测领域最重要的前沿技术之一。随着极化干涉SAR、三维和四维SAR、双站/多站SAR和数字波束形成SAR等新技术的出现,国际上多个先进SAR任务计划的提出和实施以及我国成像雷达的快速发展,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正呈现多种获取技术交叉利用和综合发展的蓬勃局面。目前,SAR已具备了对地球区域或全球尺度的环境、资源和灾害等的强大的观测能力,这些能力可以有效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保护“未来地球”。本届成像雷达对地观测高级学术研讨会将围绕雷达对地观测理论与模型、成像雷达系统、雷达成像及图像处理技术、SAR对地观测应用等方面展开研讨。通过大会交流与讨论,加强雷达对地观测理论、技术及应用的交流与合作,深化成像雷达在支持全球环境变化和地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 大会将为您提供一个雷达对地观测理论、技术与应用的全方位学术交流平台。届时来自国际国内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科学家、工程师、应用专家和学生将聚集一堂,进行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参观展览以及其他相关活动。这将是您与国际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单位加强学术交流与研究合作的良好契机。 大会定于2014年9月在北京召开,诚挚地邀请您莅临大会!
征稿信息

重要日期

2014-05-03
摘要截稿日期
2014-08-30
初稿截稿日期

征稿范围

会议主题为“前沿SAR:护航“未来地球””,内容涵盖: 1. 雷达对地观测理论与模型 雷达与地物相互作用 典型地物散射特性 电磁散射模拟 辐射传输模型 2. 成像雷达系统 星载和机载SAR系统 双站、多站SAR SAR系统模拟和仿真 毫米波SAR 先进SAR模式 3. 雷达成像及图像处理技术 SAR成像算法 SAR图像处理 SAR信息一体化处理 极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9月23日

    2014

    09月25日

    2014

  • 05月03日 2014

    摘要截稿日期

  • 08月30日 2014

    初稿截稿日期

  • 09月25日 201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国家遥感中心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武汉大学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香港中文大学 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3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中国科学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协办单位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国家遥感中心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武汉大学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香港中文大学 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3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中国科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