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工业发展步伐不断从食品制造,向原料、设备乃至流通的全产业链持续延伸。但当前中国食品加工业还是以农副食品加工原料的初加工为主,精细加工的程度比较低,正处于成长期,而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已经迈进高技术、智能化、功能性发展阶段,要实现我国食品加工业的快速成长和转型,离不开现代食品科技的支撑。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情频发,如何确保食品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也已成为现代食品行业所追求的核心管理目标。在我国新的“十三五”规划中,已明确了国家对于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安全的重视,在此推动下,食品加工基础理论研究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必定成为未来几年内最具有研究意义的方向。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食品加工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研发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推动食品科学研究的进步,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地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在成功召开前八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和十余次食品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将与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华美食品学会(CAFS)共同主办“第九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会议还将继续得到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及多位国际食品领域著名SCI期刊主编的大力支持,以及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公司的鼎力赞助。本届年会将就食品科学发展及食品工业创新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和借鉴国际经验,为广大食品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新的思路,指明发展方向。
本次会议诚挚邀请国内外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单位从事食品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进行深入交流、成果推广,并为食品企业、仪器商提供展览、展示及寻求科技合作的平台。会期2天,初定在2016年7月30日至31日,地点:中国辽宁沈阳。会前7月28~29日在沈阳组织“第六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
审核通过的参会代表论文将优先在《食品科学》《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肉类研究》《乳业科学与技术》四本杂志正刊上发表,欢迎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此次国际研讨会,并踊跃投稿、展览展示。
大会报告:食品加工基础理论研究
分组议题:
A:加工过程中食品组分结构变化及品质调控
(1)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等食品组分的结构特性与品质关系
(2)不同加工方法对食品组分和功能的影响
(3)食品加工过程中物质代谢、劣变机理和腐败损耗规律
(4)食品香气基础及挥发性成分研究
B: 传统食品工业化加工关键技术
(1)传统酿造食品菌种改造与工艺创新
(2)传统发酵肉制品绿色制造
(3)主食工业化关键技术
(4)粮油加工新技术
C:食品及食品新原料的营养功能及保健食品开发
(1)食品活性成分分析与功效评价
(2)食品新原料营养分析与功能因子开发
(3)药食同源原料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4)营养保健食品加工新技术
D:果蔬贮运及加工新技术
(1)果蔬采后生理及病害控制
(2)果蔬保鲜剂的研发
(3)果蔬贮藏与冷链物流技术
(4)果蔬加工与品质检测技术
E:海洋食品资源与开发
(1)海洋食品新资源的挖据
(2)海产品加工与保鲜
(3)海洋食品活性物质与功能
(4)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
F:食品质量控制与安全检测技术
(1)食品加工与流通中的质量与安全控制
(2)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
(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风险评估
(4)新型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评价
07月30日
2016
07月31日
2016
初稿截稿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2023年08月06日 中国 Nanjing
第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2018年08月02日 中国 Hefei
第十届营养与食品科学国际会议2008年08月15日 中国 昆明市
第五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