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需水量日益增加,但氣候變遷引發極端氣候發生頻仍,使得地表水資源的運用越趨緊繃,造成地下水資源於區域性供水上扮演重要角色。但部分地區抽水因無妥善管理,過度使用地下水造成嚴重地層下陷問題,損害國土資源損害。此外部分人為或自然因素造成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影響人類地下水之運用,阻礙地下水資源之永續利用與發展。近年來,政府推動各項施政計畫積極保護地下水資源,引動產官學各界踴躍討論地下水資源與水質保護議題。地下水資源及水質保護研討會首次舉辦於民國83年,迄今已至今已逾20年,過往共舉辦八次會議,吸引產官學各界對地下水資源及水質保護議題進行深度討論。此外,為促進海峽兩岸學者針對地下水議題進行交流,於2014年起合併舉辦海峽兩岸地下水與水文地質應用研討會。爰此,由國立交通大學主辦「第九屆地下水資源及水質保護研討會暨2016海峽兩岸地下水與水文地質應用研討會」,針對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之地下水資源、水質保護與水文地質應用等課題進行討論交流,以廣納各方意見,共籌良謀。
A 地下水機制探討
1.地下水流理論與實驗
2.地下水入滲與補注
3.地表水與地下水交互作用
4.地層下陷及海水入侵
5.氣候變遷對地下水之影響
6.地震對地下水之影響
B 地下水資源規劃與管理
1.地下水資源評估
2.地下水補注區劃定與影響評估
3.地表地下聯合營運
4.乾旱情境下的地下水利用
5.溫泉管理
6.地下水創新管理技術
C 地下水水質與風險評估
1.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調查、整治與處置
2.地下水流及污染傳輸模擬
3.地下水與生物,化學物質及環境之交互作用
4.深層水文地質 (二氧化碳封存,地熱,放射性廢棄物處置)
5.地下水與健康風險評估
D 地下水監測與調查
1.地下水觀測與現地試驗
2.地下水質監測與分析
3.水文地質調查與分析
4.新興技術發展與應用(遙測,地球物理與其他)
04月25日
2016
04月26日
2016
注册截止日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