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学东渐”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历经器物、制度、文化思想等阶段,直至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一百年里,西方哲学既对中国的学术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在中国形成了西方哲学研究和发展的独特风景。近二十年,西方哲学史的教学在突破旧有话语体系、融会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又吸取了国际同行的研究进展,成果丰硕,但也给一线教师们造成了如何选择的困扰。为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建设,探讨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在科研、教学与创新中的诸问题,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于2016年8月3—5日在北京市胜利饭店召开“西方哲学史教学研讨会”。诚恳邀请您参会。会议结束,将颁发“西方哲学史教学研讨会结业证书”。现将会议安排函告如下:
时间: 2016年8月3日(周三)—8月5日(周五)
与会教师请于2016年8月2日10:00以后至北京市胜利饭店(电话:010-64871155)报到,由会务组统一安排食宿。
地址:北京市德胜门外北沙滩3号
会议日程:
时间 |
主讲人 |
议题 |
8月3日上午8:40—9:00 |
尚新建 张黎明 |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致欢迎辞 |
8月3日上午9:00—12:00 |
尚新建 |
近代西方启蒙精神的发现 |
8月3日下午14:00—17:00 |
赵敦华 |
西方哲学史课程该如何讲 |
8月3日晚上19:00—21:00 |
(学术沙龙) 赵敦华等 |
“做哲学”与“好的生活”(Doing Philosophy &Good Life) |
8月4日上午9:00—12:00 |
丁立群 |
现代西方的文化价值哲学 |
8月4日下午2:00—5:00 |
吴天岳 |
西方哲学中的人文主义传统 |
8月5日上午9:00—12:00 |
赵敦华 |
西方哲学中的科学传统 |
(注:学术沙龙可自由参加、自由发言,但希望发言的老师请提前作准备)
主讲人简介:
赵敦华,1949年生,江苏南通人,1988年获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国家级教学名师。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著有《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基督教哲学1500年》《当代英美哲学举要》《西方哲学简史》《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和《西方哲学的中国式解读》,以及《西方人学观念史》(主编)等著作十余部。
尚新建,1953年生,河南温县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2000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等。著有《美国世俗化的宗教与威廉·詹姆斯的彻底经验主义》《重新发现直觉主义——柏格森哲学新探》《笛卡尔传》《20世纪西方人道主义和反人道主义》,译有《宗教经验种种》《笛卡尔思辨哲学》《笛卡尔与<第一哲学沉思>》等。
丁立群, 1958年生,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2001年获博士学位。现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求是学刊》主编、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会长、黑龙江省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新世纪首届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著有《发展:在哲学人类学的视野内》《哲学 实践与终极关怀》等,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哲学动态》《光明日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吴天岳,1979年生,贵州安顺人。2007年毕业于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哲学所,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罗马哲学、教父哲学与中世纪哲学等。著有《意愿与自由:奥古斯丁意愿概念的道德心理学解读》,译有《羞耻与必然性》(伯纳德·威廉斯著)、《中世纪哲学:历史与哲学导论》(约翰·马仁邦著)等,并有数篇英文论文刊行于Les Recherches de Théologie et Philosophie Médiévales,Augustiniana,Modern Schoolman等国际学术刊物。
备注:
1.会议赠送与会教师2本教材及配套课件:
《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赵敦华著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二版),赵敦华著
2.与会教师需交纳会务费900元/人。会议期间餐饮由主办方承担,外地教师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标间400元/天,含双早)。往返交通费及票务自理。
3.与会老师请务必在2016年7月20日之前将回执表以电子邮件或传真的方式返回,平寄请在2016年7月5日之前寄出。电子版回执表可以从北京大学出版社网站www.pup.cn(网站左上角)下载。
08月03日
2016
08月05日
2016
注册截止日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