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罕见病, 我们已经不再陌生,从2014年的“冰桶挑战”——渐冻症,到“瓷娃娃”——成骨不全症,“玻璃人”——血友病,再到“月亮孩子”——白化病,罕见病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与关爱。然而作为一个特殊疾病群体,罕见病病种繁多,目前我国95%的罕见病缺乏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尤其是累及多器官系统的罕见病。
目前全球已知罕见疾病有6930种以上,中国已确认的罕见病有5781种,总人数约为1700万人,常见的罕见病有血友病,苯丙酮尿症,白化症等,其中八成由遗传引起。然而,随着对疾病的分子基因的认识深入,许多常见疾病可能是由于一些相对罕见的基因突变所致,如c-met,ALK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 癌,BRAF突变的甲状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这些罕见的突变也被归入罕见病,或“孤儿病”,其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也被称为孤儿药。目前全球每年都有超 过20几种孤儿药被批准上市,占整个被批准上市的药物一半左右。针对孤儿病及其药物的研究,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
在罕见病领域,诊断、治疗都是热点。在治疗方面,全球已上市的400余种孤儿药物中,只有不到30%在中国上市。除了罕用药数目少,基本依赖进口,对于高昂费用,在医疗保障上我国也显得力不从心,所以罕见病的治疗与用药需要国家从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药企的政策扶持,加快孤儿药的研发与生产,让更多罕见病患者受益。
有资料表明罕见病中80%是由于遗传基因缺陷所致。其中一半患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即可发病。目前我们对抗罕见病行之有效的手段主要是提早发现与预防。随 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高通量测序(NGS)、大规模平行测序,无创产前检测(NIPT)等基因检测方法已经成为罕见病筛查与诊断的重要手段。另外罕见病 并不全是遗传病,由于肿瘤异质性导致的肿瘤罕见病像三阴性乳腺癌,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 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等都是常见病中的罕见病,需要对疾病分子分型针对治疗。
为此,我们生物谷举办第一届罕见病研究与临床研讨会,邀请医学领域的专家,基因诊断公司,药企研发的高管与科技人员一道,为罕见病的精准治疗以及药物研发献计献策
为此,我们真诚地邀请您出席会议,与众多专家和代表一起相聚在上海!
着眼当前基础医学和临床技术的发展,研究新条件下转化医学建设的理论,转化医学发展动态、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具体包括:基础-临床-预防转化整合;临床-康复-预防转化整合;药学-临床-预防转化整合;中医-西医相互转化整合等。
文稿书写格式要求:
1.文题:应简明确切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用副标题,尽可能不使用代号。
2.中英文摘要: 采用结构式文摘,即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
3.关键词: 摘要下标引3-5个关键词,请参考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的医学主题词《MesH》,若无该词可使用自由词。
4.参考文献:只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期公开出版的主要文献, 以近5年的文献为主,按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编号,在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内部刊物或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均不列入。
5.基金: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请在文中标注。
08月20日
2016
会议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