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10月22日周六
开幕引言(8:45-9:00)
引言人:章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旅行写作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
 
上午第一节(9:00-10:15,每位学者发言15分钟,每节讨论30分钟)
主持人:章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陈力卫(日本成城大学)
《同治末年日本僧人描写的在华体验及其北京话》
 
陈继东(日本青山学院大学)
《日本僧的上海体验:以1873年小栗栖香顶日记为中心》
 
张明杰(日本庆应大学)
《游记的情报功能——井上陈政及其<清国周游记>》
 
第二节(10:30-12:00)
主持人:陈力卫(日本成城大学)
 
孙青(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甲午战争中的从军日记》
 
赵怡(日本东京工业大学)
《金子光晴与森三千代的海外游历与书写》
 
戴海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出使日记”中的晚清外交》
 
蔡明纯(台湾大学历史学系)
《旅行事业、<旅行杂志>与民国初年海外旅行文化之形塑:以“旅行常识”及“旅行指南”为中心》
 
下午第一节(2:00-3:30)
主持人:潘光哲(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张治(厦门大学中文系)
《西洋器物文明中的感觉修辞:钱锺书视野中的近代“游记新学”》
 
张晓川(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骂槐实指桑——张德彝《航海述奇》系列中的土耳其》
 
高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郭嵩焘的历史观——以旅欧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李峻杰(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身临其境”之言:晚清驻外使节对中西方外交体制的体验与感知》
 
第二节(3:45-5:00)
主持人:叶隽(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袁剑(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近代中国西北“边疆”意象的生成:以当时西域探险考察活动及其社会影响为中心》
 
章可(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
《透镜:晚清国人印度游记中的二重观照》
 
殷之光(英国埃克塞特大学)
《海洋帝国的陆权观:19世纪英国地理考察报告中的新疆》
 
10月23日周日
上午第一节(8:45-10:00)
主持人:孙青(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刘龙心(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
《以旅行为名──20世纪初的调查旅行与地理知识》
 
薛莉清(南京工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游记与空间的生产和身份建构——以南洋游记为例》
 
赵中亚(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一个被遗忘的清末东游者:常州人程淯研究》
 
第二节(10:15—11:30)
主持人:张仲民(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叶隽(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文化记忆与再造新知——以马君武留德期间的游程旧诗为中心的考察》
 
叶舟(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江南客旅的近代变迁:以晚清日记为中心的研究》
 
李春博(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徐乾学游历岭南的时间、行程与交游考述》
 
综合讨论(11:40—12:10)
主持人:章可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2日

    2016

    10月23日

    2016

  • 10月23日 2016

    注册截止日期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