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一、会议宗旨

自2010年以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东南大学等主办、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等连续承办了七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每年暑期学校的时间固定在7月1日-7日,设有结构与防灾、桥梁与岩土、工程管理和力学四个专题,每届均有来自全国8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的一千多位博士生、硕士生和大三本科生报名参加,最终录取300多位正式学员。创办七年来,暑假学校获得了社会和国内外高校的一致肯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为促进海外土木工程青年学者的交流和合作,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东南大学拟从2017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土木工程海外华人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与联谊会。为增加海外青年学者与国内优秀学生交流的机会,会议时间定于每年7月7日至10日。该交流会,旨在集聚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在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紫金山下、扬子江畔,就土木工程学科国际前沿科技与发展动态开展交流与探讨。

二、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科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于1923年由时任国立东南大学首任工科主任的茅以升先生创建。历经90多年沧桑,在茅以升、金宝桢、徐百川、梁治明、刘树勋、方福森、胡乾善、唐念慈、鲍恩湛、丁大钧、蒋永生以及吕志涛、孙伟、黄卫、缪昌文等教授为代表的历代东大土木人的不懈努力下,土木工程系迅速壮大,向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工程力学等领域拓展。

如今,东南大学的土木工程学科以土木工程学院为主,交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能源与环境学院参与共同建设,目前拥有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7位国家特聘专家、9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位列全国第3。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教育部振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以及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玄武岩纤维生产及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工程力学分析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创业平台。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0余项,其中吕志涛教授领衔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报名

1、海(境)外青年学者:年龄在45岁以下,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且在海(境)外从事科研工作,在土木工程领域已取得优异成绩或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

2、国内青年学者:年龄在45岁以下,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并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特别欢迎已入选中组部“青年”或“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等优秀青年学者参加。

四、交流

1、通过学术报告、圆桌研讨、工程参观、与暑期学校学员交流讨论等形式,互相启迪、开拓视野,携手探索科学前沿,共同攀登学术高峰。

2、举办人才洽谈会,深入商谈共同创新创业、合作事宜。

五、食宿

每位受邀参会学者自行承担差旅、住宿费用(组委会提供一定的费用补贴);会议期间餐饮由组委会负责安排。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07日

    2017

    07月10日

    2017

  • 07月10日 2017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交通学院
东南大学城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
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承办单位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交通学院
东南大学城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
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