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Asia/Shanghai
po |
墙报@墙报2025年04月18日 08:00~20日 18:00
时刻表 V11 发布时间:2025-04-16 16:13:11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08:00 | 08:01 | 1 | 764 |
基于YOLO的大气能见度分类算法研究漆正超 学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08:01 | 08:02 | 1 | 763 |
基于全天空成像仪的云观测及参数反演研究吴凌霄 教师/湖北民族大学
|
08:02 | 08:03 | 1 | 749 |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闪电甚高频探测系统设计石旺昕 学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08:03 | 08:04 | 1 | 748 |
闪电信号熵测量在先导不规则辐射与演化特征中的研究马子龙 讲师/南通大学
|
08:04 | 08:05 | 1 | 744 |
A Delayed Return Stroke Driven by Channel Charge Accumulation王钲淇 硕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08:05 | 08:06 | 1 | 738 |
Early-stage evolution of reactive organic carbon in wildfire plumes刘亚勇 助理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08:06 | 08:07 | 1 | 737 |
青藏高原东坡对流允许尺度再分析数据和风能资源评估郑辉 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08:07 | 08:08 | 1 | 733 | |
08:08 | 08:09 | 1 | 728 |
面向大气污染治理决策的PM2.5中长期预报技术与应用饶晓琴 正高/国家气象中心
|
08:09 | 08:10 | 1 | 724 |
长三角地区气溶胶对5·14盛泽龙卷触发环境的影响王儒沫 博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
|
08:10 | 08:11 | 1 | 723 |
引发长江中上游强降水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统计特征王婧羽 副研究员/中国气象武汉暴雨研究所
|
08:11 | 08:12 | 1 | 720 |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circulation patterns, and environmental features of severe convective wind events in Beijing杨慧鑫 硕士研究生/中国气象科学院灾害天气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08:12 | 08:13 | 1 | 717 | |
08:13 | 08:14 | 1 | 712 |
引发强降水的一次东移高原云团的能量演变特征研究周文 无/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
08:14 | 08:15 | 1 | 679 |
南京北郊气溶胶吸湿性及其化学驱动因子的季节演变特征张俊辉 学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08:15 | 08:16 | 1 | 675 |
青藏高原上空平流层入侵对对流层羟基自由基的贡献郑毅杰 学生/兰州大学
|
08:16 | 08:17 | 1 | 659 |
西天山春季极端高温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海温的联系马丽云 助理研究员/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
08:17 | 08:18 | 1 | 658 | |
08:18 | 08:19 | 1 | 657 |
华南暖区强降水微物理特征的模拟与改进肖辉 副研究员/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
08:19 | 08:20 | 1 | 656 |
基于立方球网格的守恒型正定中心约束多矩有限体积平流模式舒谦 博士研究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08:20 | 08:21 | 1 | 655 |
基于三维雷达回波的在线对流识别与水成分追踪算法及其应用戴国庆 博士研究生/南京大学
|
08:21 | 08:22 | 1 | 635 |
东亚地区一次Rossby波破碎过程引起的平流层入侵和降水事件谷明臻 无/兰州大学
|
08:22 | 08:23 | 1 | 634 |
南亚高压中心的东移趋势及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段然 无(学生)/兰州大学
|
08:23 | 08:24 | 1 | 633 |
平流层对2019年一月美国东部降水的影响李奇洛 无/兰州大学
|
08:24 | 08:25 | 1 | 632 |
臭氧与气候相互作用对北极平流层长期温度趋势的影响赵思怡 无/兰州大学
|
08:25 | 08:26 | 1 | 631 |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对流层顶折卷与对流的关系申凯龙 学生/兰州大学
|
08:26 | 08:27 | 1 | 630 |
基于多源数据的南极臭氧年际长期趋势变化分析何浩天 硕士研究生/广东海洋大学
|
08:27 | 08:28 | 1 | 629 |
青藏高原对流层顶附近水汽长期变化趋势研究蒋佳颖 学生/兰州大学
|
08:28 | 08:29 | 1 | 626 |
S2S预报模式高估了平流层弱极涡信号的向下传播王冬涵 硕士研究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08:29 | 08:30 | 1 | 615 |
平面行波声场作用下液滴群演化的实验研究倪志鹏 博士生/清华大学
|
08:30 | 08:31 | 1 | 613 |
基于S2S实时预报和SNAPSI试验量化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对地面可预报性的提高张桂萍 研究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08:31 | 08:32 | 1 | 612 |
Can Reanalysis Datasets Show Unprecedented Stratospheric Water Vapor After the Hunga Tonga-Hunga Ha’apai Eruption?张文慧 硕士研究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08:32 | 08:33 | 1 | 610 |
基于 OpenACC 的多分辨率云导风高效反演周润东 博士/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08:33 | 08:34 | 1 | 609 | |
08:34 | 08:35 | 1 | 607 |
Recent changes in hemispheric asymmetry of stratospheric water vapor徐靖远 博士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08:35 | 08:36 | 1 | 598 |
人工智能在航天发射中的应用与展望张珊 工程师/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08:36 | 08:37 | 1 | 592 |
基于气象因子的东北地区大豆产量年际变化预测:机器学习方法的应用胡岳 学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云南省大湄公河次区域气象灾害与气候资源重点实验室
|
08:37 | 08:38 | 1 | 590 | |
08:38 | 08:39 | 1 | 528 |
黄河内蒙古首凌期间冷空气过程特征分析杨健 处长/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
08:39 | 08:40 | 1 | 510 | |
08:40 | 08:41 | 1 | 509 | |
08:41 | 08:42 | 1 | 508 | |
08:42 | 08:43 | 1 | 507 | |
08:43 | 08:44 | 1 | 506 |
张贴报告
|
08:44 | 08:45 | 1 | 504 |
Impact of the central-Pacific ENSO on the Tibetan Plateau precipitation in boreal spring王润 副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08:45 | 08:46 | 1 | 491 |
帕米尔高原东部暖季降水与海拔的关系:特征与机理姚梦莹 研究实习员/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
08:46 | 08:47 | 1 | 486 |
Dominant spring precipitation anomaly modes and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arim Basin, Central Asia迪丽努尔托列吾别克 助理研究员/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
08:47 | 08:48 | 1 | 473 |
长沙市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和PM2.5之间的关系研究何佳瑶 本科学员/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
08:48 | 08:49 | 1 | 468 |
基于CloudSat-CALIPSO卫星联合观测的新疆天山云特征分析李浩阳 研究实习员/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
08:49 | 08:50 | 1 | 467 |
基于中国高分辨率数据集(CHAP)的近20a新疆地区PM2.5时空变化特征于志翔 副高/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
|
08:50 | 08:51 | 1 | 466 |
Coastal thermocline feedback incorporating offshore advection: A key driver of Indian Ocean Dipole growth胡雪绒 博士在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08:51 | 08:52 | 1 | 465 | |
08:52 | 08:53 | 1 | 464 | |
08:53 | 08:54 | 1 | 463 | |
08:54 | 08:55 | 1 | 458 |
Enhanced seasonal prediction skill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over the past century叶万恒 直博生/中国科学院大学大气物理研究所
|
08:55 | 08:56 | 1 | 457 |
Interannual relationship of the extreme precipitation dipole mode over South China and Indochina Peninsula with the tropical Pacific-Indian Ocea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in MayTangBin 博士后/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
08:56 | 08:57 | 1 | 456 |
华东盛夏极端高温年代际变化及北大西洋的影响陈思睿 硕士研究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08:57 | 08:58 | 1 | 454 |
新疆北部地区暖区暴雪的统计特征陈丽娟 副主任/阿勒泰地区气象局
|
08:58 | 08:59 | 1 | 449 |
2022年长江下游非典型梅雨成因:次季节分析及预测张志琦 高工/上海市气候中心
|
08:59 | 09:00 | 1 | 447 |
北极中央区海冰极端低值事件的变化特征与机理分析李振林 学生/中国海洋大学
|
09:00 | 09:01 | 1 | 438 |
2025年第一届未来大气科学论坛-2.8气候植被大气化学间相互作用-投稿摘要-吴婉清吴婉清 硕士/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09:01 | 09:02 | 1 | 437 |
TRMM雨团的最小外接矩形和最小外接椭圆的比较蔡宏珂 教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09:02 | 09:03 | 1 | 434 |
基于多源观测数据的中国城市碳氮浓度关系变化趋势推演及影响因子分析刘丰赫 学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09:03 | 09:04 | 1 | 433 | |
09:04 | 09:05 | 1 | 405 |
CMA-MESO中TOFD方案对云贵高原冬、夏季气象要素模拟能力的影响研究陈炜 无/贵州省山地气象科学研究所
|
09:05 | 09:06 | 1 | 397 |
卫星点源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及量化能力评估的通用模型及应用姚璐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09:06 | 09:07 | 1 | 372 |
一个描述西太平洋暖池北边界的新指数于婉婷 在读研究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09:07 | 09:08 | 1 | 329 |
北极平流层极涡强度变化对中纬度高空锋生的影响杜世航 在读硕士研究生/兰州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
|
09:08 | 09:09 | 1 | 323 |
苏锡常地区复杂下垫面对夏季人体舒适度的的影响分析——以2022年一次热浪事件为例卢宏涛 研究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
|
09:09 | 09:10 | 1 | 298 |
人为气候变化对中原城市群极端降水的作用机制陈禹凡 学生/南方科技大学
|
09:10 | 09:11 | 1 | 297 |
变化环境下陆气耦合对骤旱暴发的影响研究王钰淼 研究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09:11 | 09:12 | 1 | 296 |
对流解析模式表明CMIP6模式高估了青藏高原南部的极端降水变化陈泳君 无/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09:12 | 09:13 | 1 | 295 | |
09:13 | 09:14 | 1 | 294 | |
09:14 | 09:15 | 1 | 293 | |
09:15 | 09:16 | 1 | 292 |
基于层次聚类算法的云雷达水凝物相态识别及应用研究贾烁 助研/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09:16 | 09:17 | 1 | 283 |
层云声波增雨的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杨苗锐 博士生/清华大学,青海大学
|
09:17 | 09:18 | 1 | 282 |
2024年2月湖北省一次大范围冻雨过程的宏微观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探周悦 研究员/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
09:18 | 09:19 | 1 | 281 |
基于城市气溶胶分档云微物理方案的城市土地利用和气溶胶协同作用对强降水影响机理研究郭良辰 助理研究员/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
09:19 | 09:20 | 1 | 265 |
北京山区降雪微物理机制及催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刘香娥 科长/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
09:20 | 09:21 | 1 | 263 |
基于追踪碘化银对2021年6月30日人工影响冰雹云催化作业数值模拟初步分析何晖 副主任/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
09:21 | 09:22 | 1 | 257 | |
09:22 | 09:23 | 1 | 248 |
多定义对流层顶长期演变特征及其气候效应研究吴昊 学生/兰州大学
|
09:23 | 09:24 | 1 | 247 |
高能粒子沉降对极区冬季中层大气的影响王俊栋 本科生/广东海洋大学
|
09:24 | 09:25 | 1 | 229 | |
09:25 | 09:26 | 1 | 210 |
对流层臭氧影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荟萃分析王昱禛 学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09:26 | 09:27 | 1 | 206 |
The Impact of Wildfires on North American Climate Through Ecosystem Changes刘芷含 硕士研究生/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09:27 | 09:28 | 1 | 198 |
青海植被碳源/汇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侯金龙 无/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
09:28 | 09:29 | 1 | 195 |
基于多源数据的夏季青藏高原深对流降水微物理特征研究李慧平 研究生/兰州大学
|
09:29 | 09:30 | 1 | 194 |
利用相控阵和双偏振雷达对一次降雹超级单体风暴的对比分析叶龙彬 工程师/厦门市气象局
|
09:30 | 09:31 | 1 | 193 |
一次华南雷暴电荷结构演变及其与微物理过程关系研究黄思莹 研究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09:31 | 09:32 | 1 | 184 |
格陵兰极端暖湿与暖干事件的动力-水汽耦合机制李敬怡 学生/中山大学
|
09:32 | 09:33 | 1 | 183 |
青藏高原极端暖湿事件的变化特征以及驱动机制许可 学生/中山大学
|
09:33 | 09:34 | 1 | 182 |
中纬度季节内振荡对长江流域骤旱暴发的影响周诗玙 博士研究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09:34 | 09:35 | 1 | 181 |
基于不同资料的京津冀地区夏季极端湿热事件精细化气候特征对比分析蒋涵旭 学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09:35 | 09:36 | 1 | 180 | |
09:36 | 09:37 | 1 | 179 |
是什么控制了华南地区夏季季内降水年际变率的年代际增强?鲁围 博士研究生/国防科技大学
|
09:37 | 09:38 | 1 | 178 | |
09:38 | 09:39 | 1 | 177 | |
09:39 | 09:40 | 1 | 176 |
华北夏季极端降水强度年际变化的干湿动力学机制研究邓世雅 学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09:40 | 09:41 | 1 | 175 |
我国不同站点极端降水长期趋势的差异和可能机制谢开炫 学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09:41 | 09:42 | 1 | 121 |
Greenhouse Gas Forcing Amplifying North Pacific Influence on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ZhengYuqiong 讲师/Yunnan University
|
09:42 | 09:43 | 1 | 120 | |
09:43 | 09:44 | 1 | 117 |
张贴报告
|
09:44 | 09:45 | 1 | 116 |
多年代际-百年际尺度下青藏高原气候低频变率的海洋驱动机制姜伟男 研究生/广东海洋大学
|
09:45 | 09:46 | 1 | 111 |
北京夏季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老化特征以及S/IVOCs和高温热浪的影响张子珺 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09:46 | 09:47 | 1 | 103 |
有机气溶胶液-液相分离的模拟及相态对N2O5摄取的影响杨航 无/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09:47 | 09:48 | 1 | 100 |
南京PM2.5中有机气溶胶的季节性演变与来源解析许嘉璐 学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09:48 | 09:49 | 1 | 97 | |
09:49 | 09:50 | 1 | 96 | |
09:50 | 09:51 | 1 | 91 |
东亚冬季气温异常冷暖反转模态的非对称特征及其维持机制李乔 硕士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09:51 | 09:52 | 1 | 83 | |
09:52 | 09:53 | 1 | 71 |
不同类型BSISO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影响黄文凤 硕士研究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09:53 | 09:54 | 1 | 70 | |
09:54 | 09:55 | 1 | 69 | |
09:55 | 09:56 | 1 | 66 |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不稳定关系周聪 员工/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
09:56 | 09:57 | 1 | 31 | |
09:57 | 09:58 | 1 | 24 |
川渝夏季复合热浪与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关系的未来变化及人口暴露风险陈沪宁 学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09:58 | 09:59 | 1 | 23 |
基于深度学习的热带云团实时检测与定强系统刘凯基 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09:59 | 10:00 | 1 | 1 |
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与物理约束的深度学习极端降水数值预报订正方法何步江 工程师/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气象局
|
04月17日
2025
04月21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